龙源内蒙古公司围绕保安全、抢电量工作思路,深入开展提质增效工作
水电方面,三峡集团以4695万千瓦独占鳌头,华电、大唐、国电投、华能分列2~5位。核电方面,目前有7个省份建有核电站,分别是广东(829万千瓦)、浙江(657)、福建(545)、辽宁(300)、江苏(212)、广西(109)和海南(65)。
若仅考虑火电,则神华挤掉国电投,排名第5位。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发电装机国,煤电、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均位列世界第一,在建核电规模亦冠绝全球。水电方面,装机量超过3000万千瓦的省份有3个,依次是四川(6539)、云南(5594)、湖北(3546),总计占全国的54%。除西藏地区电力发展规模依然较小之外,在其他3个省份占比较低的主要原因是,湖北、浙江、广东均有装机规模较大的其他央企或地方电力企业,如三峡电站(装机量2250万千瓦),浙江省能源集团(3067)、广东省粤电集团(2909)、中广核(2677)等。光伏方面,共有4个省份发电量超过50亿千瓦时,分别是青海(75.5)、甘肃(59.1)、新疆(57.4)、内蒙古(57),这4省光伏发电量占全国的63%。
装机量方面,五大发电集团的排名依次为华能、国电、华电、大唐、国电投,装机均在1亿千瓦以上,其中华能以1.6亿千瓦排名第一值得注意的是,国电投与中广核是国内仅有的两家横跨火电、水电、核电、新能源发电等所有发电领域的电力央企。四是加快放开配售电业务,有效激发市场活力。
煤电价格联动方面,下调燃煤机组上网电价每千瓦时3分钱,并同幅度下调一般工商业销售电价,每年减少企业用电支出约225亿元。要把交易机构发挥作用的水平作为衡量各地电力体制改革进展的重要标志。全面电改获实质性突破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已有山西、安徽、河南等地发电企业出现涉嫌串谋、垄断价格的行为,相应政府部门和监管机构已经做出反应,对相关企业进行了处罚。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必须取得突破但一时还不那么有把握的改革,可以采取试点探索、投石问路的方法,看准了、取得成效了再推开。
数字表明,电网企业涉及到与输配电价不相关的或者不合理的金额比例是14.5%,达到1180亿元。一是以6个配套文件为重点,构建电力体制改革的四梁八柱。今年进行的第二批、第三批输配电价改革,涉及到26个省,完成降价380亿元。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各类规划协调机制不完善。
三是直接交易市场化程度不高,约束机制不到位。在无现货、不市场的理念下,此举无疑将为当下的电改注入强大动力。要充分把握本次电改具体方案、实施细则地方主导的特点,既尊重地方的首创精神,鼓励基层大胆试验、大胆突破,又要加强宏观思考,遵循顶层设计。与上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不同,本轮电力体制改革的参与主体引入了地方政府和电力用户,一定程度上,地方政府成为本次改革的实际操刀者,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降电价成为有的地方政府降成本的有效手段。
发展机制不健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面临困难。二是落实改革主体责任,多模式、多层次试点格局初步形成。
从全国来看,区域和省级交易机构已组建到位,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是各地发展不够平衡,电力交易机构的交易范围、交易品种和业务量仍然有限。除海南、西藏以外,全国其他省份均建立了电力交易机构,其中云南、贵州、广东、湖北、重庆等7省市组建了股份制交易机构。
尤其是电网企业关联售电公司一旦进入市场,其人员优势、技术优势、资金优势、数据优势不言而喻,如何确保公平竞争,在人员、场所、数据、财务等各个方面与电网企业进行物理隔离,对其实行非对称监管,又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但从各地电力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来看,市场化交易基本采取直接交易的方式,由电力用户向发电企业或通过售电公司购电,基本是在打降电价之牌,将推行直接交易作为降成本的重要举措。两年多来,电力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和积极成效,成为全面深化改革这一壮阔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章。输配电价改革已实现省级电网全覆盖,为多方直接交易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9号文件颁布以来,第一项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的电改任务。与以往的电改不同,此次电改坚持问题导向,主要针对市场交易机制缺失、资源利用率不高。电力市场化交易持续给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是要及时对重点地区三年来电改进展进行必要总结梳理。三是交易机构组建工作基本完成,促进形成公开透明的交易平台。
同时,要鼓励市场主体跨区域注册,搅活一池春水。但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也开始显现。
在广东,共计774家工商注册售电公司,但进入售电名录的仅309家,已经步入售电公司参与竞价的第二年,有交易记录的售电公司却仅有116家。要在尊重电力系统物理属性和地区差异的原则下,根据资源禀赋、电网结构、用户特点和负荷特性,完善各地电力市场交易规则,着力推进电力中长期交易、辅助服务市场及现货市场。
通过以上改革举措,全年共计减少企业电费支出超过1000亿。面对已经进入深水区的电力体制改革,我们必须时刻高举改革的旗帜,以船到中流须勇进的韧劲胆识,以改革永远在路上的使命担当,汇聚共识,戮力同心,坚定不移地推动电力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历经两年多的推进,成就令人瞩目,已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十多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曾用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来概括浙江改革开放以来走过的改革之路,今天,面对新一轮电改,我们更应该秉持这种理念,继续前行。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的基础上来谋划。同时,个别省份还谢绝了售电公司的参与,由电网企业代理中小用户参与直接交易,造成了市场主体的混淆,与9号文件培育和放开售电侧市场的精神相悖。
6个配套文件是一个有机整体,在9号文件引领下,和批复各地的试点文件一起,既架起了整个电改的四梁八柱,又完整构成了相关重要改革的操作手册,为电改各项重大部署的落地,提供了基本依据。二是进一步完善电力市场交易规则,确保改革不走弯路、不抄近路。
不能把电改简单等同于降价,市场化定价要尊重市场规律,并不是只降不涨,降价的收益分配也是市场化的过程,应该由市场来决定。目前,随着《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暂行)》的出台,各地开展的电力直接交易与辅助服务补偿等其他交易已上升为制度规范,为电力市场化交易规范有序进行了提供了保障。
当下,需要的是坚定信心,凝聚力量,以踏石留印的作风,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全面落实9号文件精神和配套文件的部署,努力书写好习总书记能源革命战略的电力篇章。目前,全国注册成立的售电公司已达7000家,改革为电力用户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和不断优化增值的服务。电力工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改革的历史,就是一段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的历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就是电力自身的秉性。四是电力市场中操纵市场、控制价格的情况时有发生。
特别是针对个别政府部门和地方以改革名义出台的并不完全符合市场化方向的政策措施,影响电力体制改革有序推进的问题和现象,我们必须坚持链式改革的思路,即以问题为导向的全产业链市场化改革,以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为目标,完善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改革方案,以此打破困局,以整体的合力和各主体之间的有效协同,引导市场发挥其决定性作用,促进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电力工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改革的历史,就是一段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的历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就是电力自身的秉性。
十多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曾用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来概括浙江改革开放以来走过的改革之路,今天,面对新一轮电改,我们更应该秉持这种理念,继续前行。本次改革大的原则由国家层面掌握,但具体方案、实施细则由地方主导,这种背景下,有必要建立科学合理评估机制,必要时引入第三方机构,对各地电力体制改革效果进行全方位评估,保证改革方案符合中央精神。
评估工作应立足于肯定成绩、指出问题,防止各地落实9号文件出现跑偏的问题。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历经两年多的推进,成就令人瞩目,已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本文由佳人薄命网发布,不代表佳人薄命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bybxf.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org/55451/340.html